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好生活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谈家风 话成长”优秀征文选登

发布人:日期:2022-11-01 15:02:06浏览数:

干枝梅


对于北方高原的孩子来说,在蜿蜒的山路上时常会看到一团一团的粉红峭立在崖畔,它像一团火苗,虽然柔弱,但却经霜傲雪,点亮贫瘠的土地,点亮整个深秋。

它就是干枝梅生长在沙丘、山地和荒漠,绽放着不为人注意的美丽,平凡而倔强。我的爷爷就是一朵干枝梅,在艰难的岁月里不屈地生活着,把黄土地的花香带给家人和乡亲们。

爷爷是个小老头,面部稍黑,个子不高,身体却硬朗,嗓子洪亮,是乡下戏班的骨干成员,一辈子没有去过医院。我爹三岁就没了娘,爷爷独自带着姑姑和爹讨生活,一生未续弦,打了一辈子光棍。打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农活搞经营唱大戏都是好把式,古稀之年依旧下地干活,直到追随我那从未谋面的奶奶而去。

“关公卖大刀,一两是一两”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上小学那会儿,包产到户后家里渐渐有了余粮,爷爷就在临街的墙壁上凿了一扇门,开了一家小卖部。爷爷干过农业社的会计,打算盘厉害,但卖东西一是一,二是二,从不缺斤短两,遇到孤残老弱街坊,还会多送一些。有一次,爷爷不在家,邻村张大叔来买盐,我爹不小心算错多收了三毛钱。爷爷回来知道后,立即拿着钱跑到张大叔家赔礼道歉。张大叔说:“老李呀,没事儿,谁没有个算错的时候嘛。”“那不行,关公卖大刀,一两是一两,咱宁愿少挣点,也不能失信于人啊!”爷爷坚定地说道。我家虽是飘零小户,但由于爷爷讲诚信,在上下四村慢慢地站稳了脚跟,日子也一天天地红火起来了。古人常说,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我想,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吧。这种力量影响到我,时刻提醒我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准则。

“往前走,不怕慢,就怕站”是爷爷常对我们讲的话。我家在大山脚下,离县城不远不近,6里多路,但小时候没有现在方便,走亲访友基本是步行,去哪儿都得走上老半天。一年夏天,天气炎热,我和爷爷走路去城里赶庙会,我开始兴高采烈地走的飞快,不到一半路后,脚步开始放慢,后来干脆坐在路边不走了。看我老不起身,有点打退堂鼓的意思,爷爷郑重地跟我说:“娃儿,老师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哇,路再远都得往前走,咱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双腿不停地走,很快就到了。”听完,我觉得很惭愧,灰溜溜地紧跟在爷爷屁股后面走,到城里看了戏,吃了糖葫芦,天黑才返回屋里,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这句话,我一直铭刻在心,每当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是挫折时,都会不由地想起爷爷的话——“往前走,不怕慢,就怕站。”

“都不容易,咱帮一把是一把”是爷爷常对亲友说的话。提起爷爷,亲友邻里无不交口称赞,谁家有急事,爷爷是随喊随到,总是一副热心肠。“咱庄稼人都活的不容易,谁家没有一个急来急去的事儿,帮一把是一把。”爷爷说,自个来村里时多亏大家帮忙修房砌瓦,才有了一个窝,咱的讲良心,多帮助别人,多做好事善事。耍孩子那些年,村里穷人多,每逢家里有老人过世,基本都请爷爷去操持,去几公里外的村里请戏班,请阴阳先生看日程等等。等到出殡那天,爷爷自愿充当戏班的一员,吃个便饭,从不收钱。每年春耕时节,爷爷常常主动赊账给困难的乡亲买种子买化肥,等人家秋收后卖完粮食再还。遇到乞丐到家里讨饭,爷爷从不吝啬,自己吃的啥就分给他们啥,最后乞丐讨来钱也到我家买衣物什么的。步入社会后,我谨记爷爷教诲,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与人为善,力所能及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崖上的干枝梅,虽然偏居山野,纤细娇小,但始终绝世而独立,高唱生命的赞歌。如今,唱着赞歌的爷爷走了,但我觉得爷爷一直都在,就像干枝梅般纤细而耀亮。这三句话就是爷爷留给我的家风,就像大海上的三座灯塔,一直照耀并芬芳着我的这条小船。多年来,我从校门进营门,从营门回校门,无论是参军入伍,还是转业高校,都牢记爷爷的嘱托,诚信做人,勤奋做事,热心助人,先后资助过2名社会福利院孤残女童和1名山区贫困女童,先后被部队评为“雷锋式青年”先进个人,被高校评为“三育人”优秀个人、“优秀部门工会主席”等,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者:李洋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





赓续相传,身体力行


家风,潘岳首倡,而其绵泽世人自古有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檐之下,举手投足总关情,春风化雨,润物悄然无声。积善之庆,不论优洽。懿行嘉言,流风不坠。

走近楚湘西界,探寻曾祖父的故居,木房已然凋敝,荒草野蛮生长,蛛网盘踞雕窗,早已分不清哪间屋是哪间,更难想见昔时模样,沉默如山风。和父亲走过已被杂草淹没的石板路,他一边讲一边指给我看。曾祖父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也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小小的父亲每天跟他一道在鸡鸣时分下床,山雾还未散去,爷孙就开始劈柴、烧火、做饭,山坳里冒出第一道炊烟。曾祖父一生农民,兢兢业业,早年被选为村里生产队队长,总是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不敢马虎。晚年又被委托当看山员,天还未亮就吹着口哨走进林子,翻过重峦叠嶂,再带月荷锄归,他乐此不疲,一天一块钱的微薄工资丝毫不能削弱他的恪尽职守与享受其中。他一生节俭清贫,也是饿惯了的人,珍惜到连一粒米不慎落在地上,也要弯下腰拈起来吃了。那几张木头家具就这样风来雨去,陪了他一辈子。晚年做不动活了,只能闲居家中,实在无聊难耐,便跑到村里有钱人家那去看电视,这还是曾祖父去世后父亲听别人讲起的,他从未向子女提过要购彩电,甚至连自己喜欢看电视都不说,终究是不好意思给子女添麻烦还是别的原因,都不得而知了。而他为人忠厚慷慨,在生产队时,村里有吃不上饭的母子,他于心不忍,可家中粮也难维继家人所需,便从生产队偷出了点糍粑来救命,纵然最后受到严重处分。父亲回忆说,曾祖父跟父亲讲起这些时,语气是快乐的,想必他未曾因善举给自己招致祸患而后悔吧。

从父亲身上便可窥见许多曾祖父言传身教留下的印记。父亲高度近视,年轻时登黄山,山下翡翠谷的一处水潭边有人拍照不慎落水,他一听扑通声,便跳入水中救人。人救到了,自己落汤鸡一样倒无所谓,眼镜却不见了,行路难却也安然。这还是母亲翻当初两人黄山合影时讲给我听的。父亲在大学毕业后,当过三届高中班主任,有同学家贫交不起学费,他帮忙付,还多次家访看能否想些办法,而他微薄的工资不仅要寄大部分给生身父母,还要拮据维持自己的小家,而这也是这个寒假父亲的学生来看父亲时聊天聊到的。父亲也是一样的勤俭节约,数十载岁月勤于读书而无顾其他浮华,冬天的棉衣有些岁数比我还大。父亲也是一样的知恩慷慨,在孝敬长辈之余,做力所能及回馈社会的事,无论以何种形式。

前往赣鄱腹心,在湖光山色里听外公讲过去的故事。外公在京腔里成长,耳濡目染,毕生做生活的艺术家。走进以前的旧房子,暂不说案几上有多少纸墨,就连木制家具上也画着画,题着诗词,衣柜左面是竹林野鹤,右面是虎踞高山,桌柜是牡丹盛放。而如今搬到儿子为其买的新房,仍爱无事时弹一曲凤凰琴,在房间里听下载好的民歌。春节还没到就早早买上红纸剪好窗花,剪多了还寄给远在他乡的子女。但他并未躲进小楼成一统,退休之前他一直是乡村小学的校长,教孩子们语文和算术,同时还教音乐、美术和体育。在学校是慈师,在家中是严父,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子女。如今他平日在家,节俭到晚上开个电视看连一盏灯都不愿意开,这是母亲前几年给外公外婆买了智能手机,晚上跟他们微信视频时才发现的,而平常儿孙过年回家,家里却灯火通明。他对别人从不吝惜,亲戚朋友谁有个病痛总是慷慨解囊并执意前往探望。

母亲也是如此,一向一颗真心赤诚坦荡,总为别人考虑。在家中为我和父亲,在外面为别人,以至于在工作和家务后无心打理自己,为了维系家庭和生活来源抛下兴趣,纵然她爱诗书琴曲,终是为了别人而付之东流。

家风延续,代代相传,如今传到了我,长年的耳濡目染,内化成天然的观念,而我所能做的,则是勤耕苦读,无私力行。


者:丁小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





                                              “为了你,我要活得更好!”



女儿小米七岁时,跟我一起在外婆家过暑假。晚上,俩人躺着睡前闲聊。月光洒在床前。沐着月的清辉,我们有了如下对话:

米妈:“小米,我爱你。”

小米:“我也爱你。”

米妈:“为了你,我可以舍了命去。”

小米:“哎呀,你不要说这样的话。”

米妈:“为了你,我要活得更好!”

小米:“嗯!”

米妈:“你呢?”

小米:“我也要活得更好!不让你白活!”

六年过去了,这段对话我一直记得,并常不常地拿来分享。我想,是里头包蕴着某些丰富的却又不易被觉察的父母心情和教育意味,才让我念念不忘。

“小米,我爱你。”这句话,我说过无数遍。彼时彼刻,女儿躺在我身边,月光洒在床上,唤起我作为母亲的自然情感。

“我也爱你。”小米的话,是作为女儿的她感受到了我的爱之后,做出的自然回应。

“为了你,我可以舍了命去。”当我说出这句话,是想表达对女儿的爱之深。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对一个人最高的爱是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无所怨悔。可是,这句话她并不能接受。

“哎呀,你不要说这样的话。”她没有说为什么不要说这样的话,但是她说时,很严肃,也还带着些怕。万一妈妈因爱她而死,她这一生将会怎样呢?七岁的她,想不了一生的事情。但是当她的妈妈因爱她而舍命的时候,她会觉得沉重吧。她负担不起这样沉重的爱。所以,她会说,“你不要说这样的话”。有多少妈妈和我一样呢?不一定说“舍命”,但是会说“为了你,我都没能……”“要不是为了你,我已经……”当我们说出这些话,说出的是事实,同时,还有埋怨。这样说的时候,是在告诉孩子:因为你,我才没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因为你,我的人生才没有了美好的机会;因为你,我的生活才如此糟糕;……我们把自己不满意的生活和人生归结为孩子。我们的爱不一定是真的,怨一定是真的。这样的怨的背后,是对孩子变相的控制: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那么多,你要听我的。孩子听了会怎样呢?

小米的话告诉我,她觉得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母爱不知让多少孩子透不过气来。“妈妈已经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要为了妈妈而活,不然就对不起妈妈。”于是,孩子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满足妈妈的期待,而让妈妈失望。于是,孩子们一生都活在爱的枷锁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而有的孩子,终其一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性期待而回归自己。所以,“为了你,我要活得更好。”是我在小米给我反馈之后,迅速作出的调整。爱孩子是母亲的本性。可是怎样的爱才是好的爱呢?

当我选择做一个母亲,也就表明我愿意承担起对她的养与育。因为不是她主动来到这个世上,请我养育她。我应该感谢她,让我成为一个母亲,让我体会到我的母亲对我的爱。我作为母亲的期待,是她的快乐与幸福。若我真的爱她,就努力活得独立,活得精彩。让她在我的精彩生活里,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也活出属于她的精彩生活。

简媜说:“如果爱情不能让你成为金碧辉煌的人,要这样的爱情做什么?”孩子可以选择爱情,但是无法选择母亲。面对她的无法选择,母亲不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但要努力不给孩子套上爱的枷锁,努力让自己活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人,在精神上独立和富足,让孩子从母亲那里获得爱的滋养。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弗洛姆说,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这里我想说的是兴趣。我曾经问一个为孩子愁苦烦闷的妈妈,她的兴趣是什么,她想了一下,说是“看小说”。但是看小说,不是兴趣,而是消遣。兴趣能让人在投身其中时,迸发出活泼泼的生命感和生命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当这样的我们出现在孩子面前,融入到孩子的生命里,我们也就给予了孩子生命力。比如,当我喜欢阅读时,当我因阅读而获得生命的滋养时,我把被阅读滋养的活泼泼的生命样态呈现在小米眼前时,她也喜欢上了阅读,阅读也滋养了她的生命,焕发出了她生命的热情。我们因阅读而幸福,彼此更爱对方,也都成为了更好的人。

弗洛姆的话,小米以她的方式教会我。所以,我说,“为了你,我要活得更好。”小米才欢喜而笃定着“嗯”,才会说“我也要活得更好,不让你白活。”这是月的柔光所烘托出的爱意,是我们母女通过对彼此爱的确认,而获得的自我生命的意义追寻和爱的成全。



作者:刘艳侠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