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通讯员李泽颖安星寰袁子翼)11月22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8年青年论坛在法学院205举行。法学院院长肖北庚、院党委书记于烽、副院长李晓玲、教授黄捷出席论坛。论坛由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胜国主持。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我院在法学实践教学上取得的成绩,探索法学教育的本质,法学院工会组织开展以“什么是理想的法学教育”为主题的青年论坛,并邀请了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张新平及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乔一涓、李奇伟、于熠、丁亚琦、刘顺峰、肖姗姗等七位博士就这一问题进行发言。于熠提出青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法学。乔一涓表示学生要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主动积极学习,注重人格和性格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李奇伟对如何开好一场读书报告会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要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注重思辨性。张新平表示教育理念应不断革新以吸引更多先进人才,中国教育模式应该不断探索以培养更多人才。丁亚琦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掌握系统理论知识,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方法。刘顺峰提出青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同学积极性,培养技术性人才。肖姗姗指出学生应热爱法学,努力学习,有明确的规划,不断提升自我。
黄捷、肖北庚分别对七位博士的发言进行点评。黄捷指出法学教育要与对法学的崇高理想、个人的理想、国家的理想结合在一起。肖北庚强调要重视法学教育的综合性,注重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
于烽总结讲话,他对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法学院青年教师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