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青年教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争先创优 > 十佳青年教工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工”陈成文事迹简介

发布人:日期:2016-10-24 10:19:02浏览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之道也。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基础大业,而活跃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第一线的诸多青年教师则是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概括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陈成文教授恐怕很难,但要勉为其难的话,笔者想到了一词:年轻有为。的确,用“年轻”和“有为”来形容陈教授既准确又简练。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教授——陈成文。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有才是判断一个合格教育工作者的标准,而德才兼备是判断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标准。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师德,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才会有所为,才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同事的认可、学生的爱戴。陈教授在这方面无疑十分到位,他的行为在师生中有目共睹,他的形象在师生中也是有口皆碑。

(一)爱岗敬业

在师德当中,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首要的道德规范。陈成文从少年时代开始就立志要投身教育事业,而且这个理想目标一直未曾改变。1984年,他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湖南师范大学走出,又回到湖南师范大学,他终于从一名求学路上孜孜探求真理的求知者变成了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时刻不忘一位学者的本职,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继续扎实地学习,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刻苦撰写专业著作,发表科研论文,承担科研项目。由于工作踏实,成效显著,进步快速,2001年8月,年仅35岁的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我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二)关爱学生

陈成文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心中印象最深的特点除了工作很勤奋之外,就是心地善良,特别关心学生。

由于他从小在贫困的农村中长大,家中的兄弟姐妹很多,条件很艰苦,成长和求学路上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工作之后,他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关爱可谓是无微不至。陈老师经常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主动无私接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而且只要学院有勤工助学的机会,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提供给贫困生。自2000年以来,陈老师陆续无偿资助了陈海平、张家田、童长春等十余位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费用。

陈老师说,我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我深深地了解贫困家庭孩子的辛苦、穷困和无奈。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条件暂时不好的学生,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对得到帮助的学生来说却可能对他的作用会非常大,有时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慈爱之心,陈老师一直在默默地关心和帮助着他的学生。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帮助社会上的失学儿童。在2000年去益阳沅江市的一个农村做社会调查时,他了解到该地有三个家庭的三名儿童因贫困而不得不辍学,就主动资助他们,每年为他们提供学费和生活费。

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除了在生活上之外,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陈老师在做学问上非常严谨,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能很好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有时候学生交论文给他修改,他会耐心地改很多遍,并实事求是地对其指出缺点,督促学生改正,以获得更大的进步。在课外,陈老师还经常用自己的课题经费提供给学生做实习,帮学生联系实习基地,亲自带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如“问卷三湘”调查和“环行洞庭湖调查”。此外,陈老师对学生的就业也非常关心,经常推荐毕业生到各单位就业。如在2001级社会学专业中他就推荐了曲文娟、周少斌等8位同学分别去北京合作出版集团、湖南株洲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工作。

(三)为人师表

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注意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教育对象和科研对象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作用。在为人师表这一点上,陈成文在学生中一直都有很高的美誉度。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中,不管有没有听过陈老师的课,都会或多或少地了解陈老师,而且学生的交流中对他颇有赞美之辞。要想有这样的影响,只埋头做学问、搞科研恐怕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敬业精神、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办不到的。正是因为陈老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踏实刻苦的工作作风和友善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在无形之中,他努力工作、乐于助人的师德形象就在广大师生中树立起来了。

(四)友爱同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以身作则,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有大局意识,着眼于促进整个教师集体的队伍建设,与同事融洽相处,亲密团结,互相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在平时的工作中,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这一点。但与其说他是为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刻意为之,倒不如说友爱同事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了。由于陈老师本身工作很优秀,再加上他为人很随和,所以他与身边的同事们的关系处理得都很好。社会学系的老师们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都非常努力,而且都很关心学生,并且整个公共管理学院都有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正因为有这样好的教学和人际关系氛围,公共管理学院才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

二、扎实工作,成果斐然

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是陈成文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广大师生中赢得好评的陈成文并非徒有虚名,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靠他一堂又一堂课讲出来的,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写出来的。“天道酬勤”,年轻有为的陈成文正是靠着他刻苦努力的工作才得到了众多的肯定。

(一)教学骨干,寓教于乐

作为站在教学前线的青年骨干教师,陈成文每年承担了将近800个教学工作量。由于陈老师在本科和硕士阶段读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阶段又攻读了社会学专业,所以在硕士生教学工作中,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生导师,又是社会学的硕士生导师。此外,他还承担了社会学系本科生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陈老师理论功底过硬,教学风格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既有理论的传授,又不乏生动的实际事例。他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深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学生们在他的教育下进步也非常快。而他由于工作量大,压力使他有时累得都病倒了,在2004和2005年他就先后住了三、四次院。但即使是住院期间,他也放不下工作,依然坚持带病上课,经常打完针就马上来上课,上完课又去打针。这种责任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值得称道的。由于陈成文的辛勤工作,他在1996年就被评为了“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997年获校“教学优秀奖”,1998、2000年先后两次获我校法学院“教学十佳奖”。

(二)著书立说,科研标兵

在教学工作之外,陈成文还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2002年他被遴选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2004年被遴选为湖南省新世纪“121”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现在是社会学系社会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人口学和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MPA专业学位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保障监督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统一战线研究基地研究员多项社会兼职。

陈成文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经常是挑灯夜战撰写论文和著作,直至天明不寐,第二天又继续上课。在社会学系申报硕士点的时候,他与系里面的其他老师又夜以继日地整理资料。自1992年以来,陈教授共写有专著6部,合著2部,主编著作5部,参著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在所发表的论文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登1篇,《新华文摘》摘登5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9篇,《社会学文摘》摘登8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农业经济》、《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等分册共全文复印31篇。

在承担科研课题方面,自1996年以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2项、国际红十字会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共青团中央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以及厅级项目3项,课题数为我校文科类教师中最多。2005年,陈教授还加入了“欧盟计划”课题组,全校仅有3位教师加入该课题。由于在科研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取得了突出成绩,2003年11月,陈成文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1999—2002年度校“科研标兵”(全校文科仅12人)。

陈老师除搞好教学工作以及做好学术研究之外,还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省以及全国“挑战杯”赛,先后有6人次获奖。如2004年指导刘翱、王修晓两位同学分别获湖南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2005年指导张晶玉同学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2005年5月,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社团指导老师”。

(三)学科建设,贡献卓越

自1994年调入湖南师范大学工作以来,陈成文一直从事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两个学科在他和其他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均于2000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系于1998年成立,现已经招收本科生7届(自1999年开始),硕士生4届(自2002年开始)。社会学系在系主任陈成文的带领下,不仅发展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本科专业,而且也发展了人口学、社会保障等硕士专业。社会学系目前不仅已成为公共管理学院人数最多、最有学科发展潜力的系,而且也成为了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社会学系。

三、热爱生活,乐观豁达

在工作上,陈成文是一个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工作狂”;在生活中,陈成文又是一个真诚朴实、乐观豁达,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的“老好人”。

陈成文性格开朗、直爽,乐于助人,交际面广,与他交往过的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他很容易相处,很有亲和力。他待人不但真诚、热情,而且心胸也很宽广,从不会因为别人的一点错误或误会而计较在心。就如他的学生说道:“陈老师从不计较我们的过错。事后只要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原谅你。”随和、低调也是陈老师的特点,平时有空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他还会请学生到自己家中玩、吃饭。上文中提到了陈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他在生活中对社会的整个弱势群体也是非常关注的。

走近陈成文,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儒雅大度,散发着强烈的人格魅力的青年学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像陈成文一样的优秀青年学者,我国的教育事业才会如此蓬勃地发展。我们也深信,有了许许多多如陈成文一样的优秀青年教师,祖国的未来才充满了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