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从固执地热爱剪纸的小姑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美玲在梦想的路上跌跌撞撞了几十年。她一直相信,只要真心热爱不放弃,什么也阻挡不了梦想的脚步。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赵美玲(中)很开心全家人都投入了非遗剪纸的传承,她的儿子、儿媳负责运营着“赵大剪”工作室 右图: 儿媳靖美玲在指导学员刻剪纸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从固执地热爱剪纸的小姑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美玲在梦想的路上跌跌撞撞了几十年。她一直相信,只要真心热爱不放弃,什么也阻挡不了梦想的脚步。
一身大红色中式长衫,衣襟上绣着大朵的牡丹花,赵美玲的衣着一如她的剪纸作品,喜庆又大气。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赵大剪”工作室,采访了这位民间剪纸艺术家。
纪事剪纸,刻画动人史事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不同于其他民间剪纸艺术家,赵美玲的创作题材跳出了传统的花鸟吉庆图样,独创出纪事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新门类。“我觉得能讲故事给别人听、能和生活完全融为一体的剪纸作品更有意义。”
赵美玲在树林召镇东海心村自家院子里建起了“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长达140米的长卷剪纸作品《农民纪事图》是她最得意的镇馆之宝。
站在这幅剪纸长卷前,观者会被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感动。从辘轳井边打水到煤油灯下纳鞋、从土房窑洞到砖瓦四合院、从毛驴拉碾子到电动加工厂,从牛马车拉粮庆丰收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科技下乡、取消农业税、成立农村合作医疗、农机补贴、减免学杂费……赵美玲眼中发生在农村的一件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以及带着各个年代风貌乡土气息浓厚的生活细节和变迁,都被她剪进了《农民纪事图》里,堪称剪纸界的“清明上河图”。
纪事图里,2006年农民欢天喜地庆祝取消农业税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赵美玲说,“我是农民,这都是我经历过的,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给种粮补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美事。”她用了很大篇幅刻画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赵美玲的剪纸像一部史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创作了《中国好运图》,描绘了56个民族喜迎奥运以及奥运竞技比赛等精彩时刻,对祖国强盛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跃然纸上。近年来政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东海心村村民种植养鱼开民宿,家家户户日子更美了。赵美玲创作了长卷剪纸,以风趣的叙事画面,生动地记述农村生活的巨变故事。
赵美玲的纪事剪纸,一个个场景栩栩如生,人物活灵活现,这都源于她细致入微、视角独特的生活观察。没有系统学过绘画的赵美玲,却有一双极具艺术天分的眼睛。村里盖新房、修道路、架网线、演节目……她都要跑去现场一遍遍看,回家凭记忆打草稿。刻剪“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这部分,她就一直跟在架线队伍后面看,愣是跟着走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创作出来的剪纸作品里,架线员的手势、动作都专业得很。
痴迷剪纸不疯魔不成活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今年60岁的赵美玲,从十几岁剪纸到如今已经有将近50年的“剪龄”了。“六十岁了啊,耳不聋眼不花,我就是为剪纸而生的……”赵美玲还没说完,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么乐观的赵美玲,其实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小时候姊妹弟兄多,家境不好,上不起学,更别提学画画了。好在赵美玲心灵手巧,她奶奶、姑姑是这一带有名的剪纸高手,从小她跟着学得有模有样,十几岁剪出来的窗花被各家抢着要,几乎贴满了周围十里八村人家的窗户。
因为剪纸的手艺好,二十岁花样年华的她,被包头文化局选去工作。但调她的消息被催婚的父母瞒住了。她从小被定下娃娃亲,“当时结婚的日子都定好了,他们怕我去了就不回来了,农村悔婚是可丢脸的事儿。”多年后,直到母亲离世前,赵美玲才知道原来自己曾经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结婚后,赵美玲种田务农、养鱼喂鸡、伺候公婆、抚养一双儿女,过着平常村妇的繁重生活,一年到头忙个没完。但是,痴迷于剪纸的赵美玲仍放不下剪刀,她晚睡早起,能挤出的空闲都用来剪纸。有时候她一边种地,一边还在脑海里构思剪纸的画面。
把心思都扑在剪纸上的赵美玲闹了不少笑话,锄地锄掉苗子留下了草,倒猪油倒在了咸菜瓮里,气得家里老汉崔柱直跺脚。
外人笑话没关系,老汉不支持最让赵美玲苦恼。他不理解,“剪那些个有啥用嘛,不当吃又不当喝,种地误事做饭误事,一个农民剪出花儿来还能咋?”
白天田里种地,晚上灯下剪纸。不管别人咋说,赵美玲还是一门心思剪纸,越忙越累越爱剪,“一拿起剪刀就啥也不想了,只想着怎么才能剪得更好。”崔柱觉得媳妇是着了魔。有一次,他把一大壶水不偏不倚碰洒在了快要剪好的作品上,一下子泡成了“湿疙瘩”。赵美玲气得直哭,“这可是我要参加自治区比赛的作品啊,就这么给毁了……”
“现在,谁也阻挡不了我了!”赵美玲自豪地说。2007年到2009年,足足三年时间,赵美玲忙里偷闲创作的《农民纪事图》终于完成了。140米长卷、三千多个人物的巨幅剪纸一经展出,好评如潮,在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上被选中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展示”。
2011年,赵美玲凭借巨幅剪纸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剪纸接连搞出了大名堂。不疯魔不成活,曾经为剪纸“着魔”的赵美玲如今成了当地的名人。
“剪”出梦想 留住记忆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儿媳靖美玲在指导学员刻剪纸
最近赵美玲正忙着《二十四节气》的剪纸创作,用剪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去表现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很。《农民纪事图》是为农民纪事,《二十四节气》则是为大自然纪事。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节令”感不显著,赵美玲就从民俗民谚里找灵感。“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这些老一辈留下的经验和智慧成了她的创作灵感。
为了更好地传播推广剪纸文化,2012年,在当地妇联支持下,达拉特旗赵美玲巾帼创业就业基地成立。2014年,赵美玲注册了赵大剪剪纸文化传播公司,销售剪纸作品,推广剪纸文化,为喜欢剪纸的姐妹们提供培训和就业支持。
如今,不但老汉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支持她,从艺术院校毕业的一双儿女也在传承剪纸的同时,开发出很多受欢迎的文创产品。儿子在达拉特旗帮她运营公司,女儿则在呼和浩特市创业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不少人找到赵美玲,想跟着她学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特别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播和传承,谁想学她都会特别认真地教。儿媳是众多徒弟中剪纸技艺最好的几人之一。当初为了给初学剪纸的儿媳挤出更多练习时间,赵美玲抢着做农活儿。不仅儿媳学成了剪纸高手,连9岁的小孙女儿也被感染了,剪出来的作品也是有模有样。
剪纸培训、公司运营、文化传播、参观学习……赵美玲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剪纸时间越来越少。但不管一天多忙多累,夜深人静时,她都会挤出时间来,坐到桌前,拿起剪刀,“说来也奇怪,剪起纸来反倒不觉得累了。”
赵美玲盘算着未来要建一个更大的博物馆,把剪纸和那些已经退出生活的农村老物件都收集起来,为远去了的乡土记忆提供一个保存空间。
纸上日月,剪下乾坤。从固执的热爱剪纸的小姑娘到闻名全国的剪纸传承人,赵美玲一直都坚信,“只要热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梦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