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师德标兵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争先创优 > 十佳师德标兵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第六届“十佳师德标兵”王贤纯事迹简介

发布人:日期:2016-10-24 09:57:32浏览数:

王贤纯,男,博士,教授。1959年4月出生,1977年参加工作。1986年9月来校任教,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该教师在政治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行动上时刻注意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潜心教学教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先后主讲和参与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包括生物化学1(中文版)、生物化学1(英文版,双语教学)、生物化学2和蛋白质技术等。每年本科教学实际课时都超过本学院的年平均水平。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严肃认真,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时刻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历年的教学评价得分都在90分以上。曾获生科院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一等奖和湖南师范大学1998-1999学年度专业基础课教学优秀奖。

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双语教学的号召,早在2000年,该教师即作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和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开始组织实施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从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列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鉴于已有的双语教学基础,该课程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双语教学课程经费的资助,并于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双语教学师范课程建设项目。该教师撰写的双语教学研究系列论文《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生物化学双语教材建设的探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探索》和《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本科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在正式刊物上发表。2012年,该教师受邀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上,作了题为“高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策略”的专题学术报告,扩大了湖南师范大学在教学领域的影响。

二、引领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该教师在利用教学之余,积极开展生物化学及相关科学的科学研究,并将科研经验和成果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科研促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该教师主要从事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863、973前期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J Proteome Res, Mol Brain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项,通过省级专家鉴定成果1项。参编教材及专著4部。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004年和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关心爱护学生,精心培育人才。不论课堂内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注意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答疑解惑。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合格人才,该教师利用其科学研究和所在研究室设备条件的优势,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不仅每年指导4-5名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而且还先后指导了10多名提前进实验室从事创新性学习的本科学生。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其中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获湖南省和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一名博士生获国家奖学金。

四、发扬奉献精神,建设优秀团队。该教师从1999年成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以来一直担任该系主任,具体负责该系的本科教学及相关工作。工作中他身体力行,发扬奉献精神,主动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在工作安排时注意照顾有实际困难的教师;经常与老师们一起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推动了本系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该系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2007年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 “三育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