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德,男,39岁,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学者,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
勤勉敬业 身正为范
彭正德老师在我校学习、工作已有19个春秋,作为一名“老师大人”,他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规范,在师德师风和专业素质方面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人师表,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辛勤耕耘。他主讲过“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多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专业课程,穿梭于师大本部、桃花坪、张公岭、马坡岭四个校区。精心的课前准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都反映出他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和教学督导的高度评价,近五年来的本科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均在96分以上,并获得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和“树达学院2012-2013年度教学优秀奖”。在科研方面,他同样保持勤勉严谨、认真敬业的精神,潜心钻研学术前沿问题,积极参与学科点建设,认真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并成功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湖南省“百人工程”学者。由于爱岗敬业,作风正派,并且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他35岁就破格晋升教授职称,三年后又评为三级教授,在青年教师和广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正面引导 关爱学生
在课堂教学之外,彭正德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他曾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寄语大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并给予鼓励和鞭策;他多次指导大学生的“读书会”等实践活动,曾在寒冷的冬夜参加树达学院的学生读书会,并做专题讲座;他曾指导大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功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并指导项目研究;他曾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他多次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曾亲自带领13名学生奔赴湖南省湘潭县、醴陵市、湘乡市、衡山县、长沙县的10个村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调查……彭老师习惯于在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以便课后交流联系,通过邮件,有的学生向他请教学术问题,有的学生向他提出教学建议,有的学生向他咨询考研,也有的学生和他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此,他总是尽力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传递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走进农村 倾听底层
彭正德老师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政治学理论专业,他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农村基层政治,怀着执着的学术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经常走进农村进行调研,倾听社会底层的心声,思考乡村社会的建设和治理之道。这种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直接服务于我国社会实践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术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也为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彭正德老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学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1项,出版了学术专著2部:《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和《民生政治: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认同——湖南五县十村考察》,在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高质量论文20余篇,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对此,《湖南师大报》2012年曾以“精深学理,服务现实”为题专门做了报道。